船队的小火轮吭哧吭哧,一路冒烟冒火的向前开进。声音和烟柱很远就能看到。远处一片芦苇荡里,陈老七向着一个白胡子的老头子报告道:「老爷子,下游开来了火轮船,应该是定远候的船。」

        从京城到天津,都知道有蒸汽机作动力交通工具的,就是定远侯家的。别人根本没有这玩意儿。别人最多有些抽水用的蒸汽机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个白胡子老头看着得有七十多了,但是腰杆儿依然硬朗。他拄着一杆朴刀,站的笔直。身上还穿着两年前,杨凡带着倭寇打来时,他们发浮财,从卫所官兵尸体和伤员身上剥下来的铁甲和皮甲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一次,他们可是发了大财,缴获了长枪一百多支,弓箭一百多把,箭矢和箭簇三万六千多支。盔甲七十多副。三眼铳和鸟铳一百多杆。这都够武装三四个百户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村子里的最初居民,都是当年万历朝出征朝鲜回来的老兵们。

        三个总旗,一百多人被官府安置在这里,划拨了土地。这个百户所的官兵娶妻生子,子孙繁衍而形成的村落。几十年下来,他们已经四世同堂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老兵们还剩下三个七十多的老头子。其他都是这些老兵的儿孙们。

        眼看着这天下就要乱了。老头子们一合计,干脆成立了护村队。把二百八十多个,精壮的小伙子和中年人都武装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平时打打鱼,种种地,农闲的时候,把后生们拉出来练练兵。

        自从有了护村队,渔霸也不敢来盘剥了。之前来的进了芦苇荡就再没出来。派人去于家务问,他们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似的,都说没看到。几次之后,就再也没有渔霸敢来收地头钱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是卫所,官府也不来收税,也没有徭役。虽然盐碱地产量低

        ,但荒地多得是,还不缺水。所以也能对付个养家糊口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