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率教祖籍河北蓟阳,高祖父赵升迁居靖虏卫,任指挥佥事。
他是明万历十九年(1591年)的武进士。曾任甘州都司,后因功多有委用,历任碾伯营游击、靖虏卫参将、延绥参将。
后来因被人弹劾而被罢官。
在努尔哈赤起兵攻打辽东地区后,朝廷发布诏书让被罢官而养有家丁的将领带兵到前线立功,因此赵率教率众随叔祖赵梦麟出征。
他得到经略袁应泰的赏识,被提拔为副总兵,掌管中军的事务。
但是他并没有报答袁应泰的知遇之恩。天启元年(1621年),辽阳被后金军攻破,袁应泰城破自杀,而赵率教潜逃。
广宁惨败后,赵率教采取了和熊廷弼、王化贞完全不同的策略。他没有把军民都撤进山海关。而是开始屯田建设根据地。
巡抚王化贞信心崩溃,打算彻底放弃广宁,把关外的城镇都撤退干净了。
赵率教对此有不同意见,和袁崇焕当时单骑出关一样。他也是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。他向经略王在晋申请,表示他愿意去收复前屯卫城,就带领三十八个家丁去了。
但当时蒙古兵已经占据着这片地盘,率教不敢贸然进去。只好走到中前所就停下了。
不久之后,游击鲁之甲遵照枢辅孙承宗的命令,解救了六千口难民,到前屯安置,鲁之甲把蒙古人全部驱逐到郊外。赵率教才进入前屯卫城。
到了前屯之后,他把难民编排成部队,修缮城墙,注意侦察敌情,军府因此大致建立起来。他在袁崇焕之前就开始整顿地方。着手建立自己的部队。由此可见,他和袁崇焕面对广宁惨败的极端困难局势。都作出了相同的选择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