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禾超市已经准备把仓库里的粮食全部销售出去。

        消息一出,立刻引起了恐慌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两年来,京城的贫民已经习惯了,每月凭借粮本,每人可以购买三十斤玉米面或者玉米碎的粮食。很多贫民目前就是靠着玉米为生的。因为到目前为止,大米的价格已经涨到五钱银子一担了。就是杂粮也到了二钱银子一担。陈米也要三钱五分银子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一个月平均的工资只有二钱到三钱银子。少数识文断字或者会算账记账的,才能赚到三钱到五钱银子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粮价他们已经吃不起饭了。他们的工钱只够买一担杂粮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可是全家老小的口粮。一百二十斤杂粮,按照一家五口计算,一人才二十四斤。这个没有油水和副食的年代,人的饭量都很大。不吃饱是干不了重活的。而且,不可能把钱都用来吃饭啊。

        至少要买盐吧,要吃蔬菜吧,要买衣服吧。老人有病要看病吧。他们要是有自己祖传的破草房还好,要是没有房子,还要租赁房屋。那就更加的捉襟见肘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自从兴禾超市开业以来,按照粮本,购买玉米一文钱三斤。几乎和白送的一样。两年来不论外面的情况,不论是水旱灾害,还是物价飞涨。这个价格雷打不动。始终没有涨价过。

        唯一的限制就是必须有粮本才能购买。没有粮本不卖。

        粮本上,除了每月的粮票,还有一斤肥猪肉的肉票。三尺细棉布和十尺粗麻布的布票。这个布票是穷人们最珍视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舍不得用,一般他们都等到年底集中使用。三十六尺幅宽两米的布,还有一百二十尺幅宽两米的麻布。可以给一家老小做一身新衣服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