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采用,两套动力包中置方案,总计300马力。甚至可以造出,一战水平的重型坦克来。当然,这玩意儿的速度比人走路也快不了多少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这个时代没有反坦克武器。钢板可以很薄,能挡住佛朗机炮就行。坦克的武器上,没有合适的火炮,可以装加特林机枪炮塔。或者干脆开发大口径的无后坐力炮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下发部队使用的火药助推榴弹,本质上就是一种前装的、滑膛的、无后坐力炮。扩大口径后,用黑火药或者栗色药做发射药,技术难度也不算大。

        无后坐力炮搞不出来,火箭筒总是可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杨凡往深了一想,感觉技术难度,还是挺大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主要在车体和履带上。底盘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可不简单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凡的体系,到目前位置,从来没有制造过一款,履带式车辆。履带这东西看着简单,但工作环境极端严酷,必须用耐冲击,耐磨损的合金材料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凡目前的钢铁技术,还做不出合格的履带来。走上几十公里就断的履带是没法作战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另外负重轮的轴重也是非常不好设计的。我兔五对轮用了多少年。

        直到2000年后,才换上六对轮。传动系统、变速箱也都是非常不好设计的。不同配件儿的材料就搞不定。

        现阶段,搞出履带式坦克不现实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