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的白银绝大部分都是输入的,本地矿藏很多都没有被发现,或者因为伴生矿提炼不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输入的白银,三分之一来自东瀛。但是东瀛战国时代结束后,开始闭关锁国。白银外流被切断。

        三分之一来自欧洲及其海外殖民地。尤其是西班牙大帆船从美洲运到马尼拉,然后和大明贸易的白银。这部分也戛然而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欧洲爆发了三十年战争,这场战争从1618年—直打到1648年。

        今年是1628年,战争已经打了十年了。战争的巨大消耗和人口的损失,导致消费严重萎缩。欧洲的商船急剧减少。导致白银输入不足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大明自己的士绅们,却把实物商品卖出获得白银,然后窖藏。导致流通环节的白银严重不足。

        货币总供给少于社会总生产,就是造成通货紧缩,造成物价严重下跌。从而导致谷贱伤农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居正改革之后,农民需要把谷物出售变成白银,用来缴税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白银在流通环节持续减少,甚至到了万历晚期,开始断崖式减少。导致农民必须卖出比以往更多的谷物才能凑够税银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切都导致了财政困难。而明朝是一个以农业税为主要税种的国家。也极大的加重了农民的负担。而白银涨价,导致市民的生活成本高企,服务业人员和工匠等人,生活也逐渐陷入困顿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实,皇帝和大臣都是清楚这一切的原理和前因后果的。他们也做出了努力。首先就是瞄准了海外的白银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