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里工钱给的很高,子女都入学,家属看病。还给分宿舍房子,一年还发两套单衣,一套棉衣。工作干的好,还有奖金,只要你有技术,立刻就会被调到各个车间的相关岗位上去。
这里尊重技术,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,和公平有序的氛围,让人人都迸发出了久违的工作热情。
尽管这里二十四小时不停工,三班倒。
但是没有人有怨言。
夜班的工钱高三成不说,食堂还有的饭食,一天六顿,每两个时辰开饭一次,不管你上哪一班都有两顿的饭食。
厂里的小超市里,购买粮食、肥肉都享受超低价格,日用品和其他东西都比外面便宜非常多。
家里能干活的子弟都安排进厂做工人,年纪小的都去上学。
没有技术的就做建筑工,厂里一直在扩建,需要大量劳动力。不论是宿舍楼,还是车间一直都在不停的新建。实在是太笨的,连工人都干不了的,毕竟造船和建筑都是技术工种,就去砖窑烧砖。
现在,三米多高的红砖围墙里边,这个现在大明最大的船厂,几乎变成了一个小社会。
杨凡此时顶着凛冽的海风,站在这座古老的青石船坞上向下看去。两条巨大的飞剪船正静静的停放在里边。
这座永乐年间建造的船坞,长度是83米,宽度是45米。因为船坞是覆斗形的,底部小,四面都向外延申。所以造船可以造最大水线长度80米以内的船舶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