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晌午时,蒸汽船一路冒着滚滚黑烟逆流而上,惊呆了一路上的所有往来船舶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条漕船上,打着锦衣卫指挥佥事,遵化卫指挥同知,河西守御千户所统制官等旗幡。

        船头的凉棚下坐着杨凡和他的妻妾,周围都是手按刀柄的亲兵护卫。真是威风凛凛,其实熊熊。

        沿途大多数都是商船,纷纷闪避在一旁,让杨凡通过。

        船上还有两个东厂的实权人物没有打出旗幡,要不然能把这些客商吓死。

        说起来,在地方上,杨凡的官职在武官里也算快到头了。再高就是省里的都指挥使司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候,一艘避在一旁的一艘商船上,有几个青衣的读书人,看着杨凡的漕船气势汹汹的逆流而上,有些皱眉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乾度,一介武夫,居然在地方上如此飞扬跋扈,大明真是没有规矩了。”一个瘦高个子的书生挥袖子骂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船上的几人正是江南应社的发起人张溥、张采、杨彝、顾梦麟等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应社为复社前身。

        天启四年(1624年)创建于常熟(今属江苏),首批成员仅十一人。后来各地又有成员加入,使应社之名闻于天下,于是又有江南应社、江北应社、广应社之称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