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的饭馆饭店同样每天产生大量垃圾。这些垃圾必须运走,实在没有地方放,必须每天清理。

        八十年代还有农民进城拉走这些垃圾回去喂猪。这种垃圾还能卖点钱,为饭馆创收。

        九十年代以后,喂猪都用饲料了,这些就彻底成了垃圾。现在,为了运走这些垃圾,饭馆还要付出大笔的清运费用和市政处理费用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垃圾里含有大量的油脂,盐分,调味香料,甚至还有带有筋肉骨头和肉。这些东西在这个明末年代都是十分难得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饭都吃不饱,还想油脂,盐分,香料,还想吃肉。

        就算粮食也是馒头和大米、面粉。这个年代那也是老爷们才能吃的细粮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几年连续干旱,涌到遵化求活的流民漫山遍野。一到冬天能冻饿而死一半人。有厨余垃圾吃绝对不是侮辱他们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食物会不会变馊变质,拉肚死人什么的,这个问题非常好解决,春秋和冬季,一天清运两次应该不会腐坏。

        夏季可以在桶里撒上食用防腐剂,就不会坏掉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凡打定主意。穿回去,开一家厨余垃圾处理科技公司。对就叫科技公司,没准还能弄点科技补贴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