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凡和建奴打过,深知对方弓箭的厉害,所以要想和建奴肉搏,就必须在装备上能够碾压他们。
杨凡思来想去,唯一的办法就是装备板甲。
甲片连缀而成的甲胄,遭到箭矢的射击时,是一块甲片受力,最多连带周围用绊甲丝绦连在一起的几个相邻的甲片受力。
这样因为受力面积小,所以箭矢的破坏力大。
而板甲形态上是,大块大块的整个金属板,整体受力,形状上又都是弧形,弧形和半圆形增强了结构强度,还可以形成跳弹效应。
板甲全身防护,除了眼睛基本没有空隙,活动全靠各种合页和转轴连动。就是同样对承受重兵器的砸打,造成的钝伤,板甲也比直接穿在身上的扎甲强很多。
因为板甲表面都是弧面的,并不直接和皮肤接触。所以斧子、钉头锤、连枷砸打时,不会直接作用在人体上,只有严重变形才会打伤人。
从防盗门的材料就可以知道,现代三毫米的钢板,斧子都砍不开,更不用说这时代的冷兵器了。头部杨凡直接给面部上防爆头盔。把有机玻璃面罩放下来,在防弹玻璃下,这个时代的火枪和箭矢根本没有用,对着打也打不穿。
唯一的缺点就是太重了,要是做到三毫米厚,这个时代的一切武器基本都免疫了,但是重量恐怕要达到35公斤。
穿着这么重的铠甲,人是走不了太远路的。而大明不像欧洲,小国林立。大明幅员辽阔,军队的机动性尤其重要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