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强度够,所以炮管壁做的比较薄,进一步减轻了重量。

        再加上在玫瑰与枪炮群里,托网友找了一个专业的人士,进行优化设计,成功的把重量降低到三百公斤的程度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参照倭人的九二式步兵炮,整个炮可拆开。拆开后,每个部件都不超过三十公斤,一个人就可以抗走。最重的炮管可以四个人用木杠子抬着走。

        能用马驮运,或者人背肩扛,就极大的加强了机动性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设计大神太厉害了,他特地说明这主要是考虑到山地作战的需要。

        后期杨凡要是到辽东去打建奴,部队确实需要可以在山林地带灵活运转的轻型火炮。

        从历史上看,这种炮的射程一般在四百八十米左右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凡的炮,因为采用了钢材,强度加大,加长了炮管,可以多装药,射程提高到750米。

        为了提高射程采取了很多技术,包括在球形铸铁实心弹的上面装铅制弹带,用来在发射时变形堵住炮弹和炮膛之间的缝隙,防止漏气。

        在霰弹上,采用了二愣子从现代收废品收来的小钢珠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发霰弹足足有一千个小钢珠。发射时可以打出三百米长的扇面,用来横扫骑兵和步兵。

        为了提高发射速度,弹药直接用丝绸包裹好,做成定装弹药。使用时,炮兵从木箱中拿出就行,不用称量火药,直接往炮口里塞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