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貌取人,四个字在他眼前闪过,心里莫名的有些自卑。

        科举时他就因为外貌吃过亏,吏部选官时,要不是他是帝师的学生,搞不好兵部主事也很悬。

        明代取士的标准是“身、言、书、判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所谓的“身”就是指形体相貌,这一点是四个标准中排第一位。

        罗隐为啥老是考不中,和外貌形象关系很大。

        就是今天考公,对形象也是有要求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人考中科举了,吏部任命他当官,这时候还得再考察一次,考的还是“身、言、书、判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中这个“身”,还是外表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要“取其体貌丰伟”,就是说得身材高大,长得太猥琐的不行,没有官威,镇不住小民百姓。

        每向上走一步,考察都躲避不了这一关。

        提拔都是有竞争者的,没有单单为一个人准备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