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统空间的积分就像电量一样,杨平趁它还有电,疯狂查阅各种资料,希望将这些知识综合起来,解开其中的谜团。
目前体外培育或打印器官的几种方法:水凝胶、固体支架、磁力悬浮,而这些方式制作的细胞三架维架构载体很不均匀,构架孔洞大小不一,因此很难了解细胞如何与构架相互作用。
就算给定一模一样的能量、温度等外在条件,还是会有很多的微观状态无法复制,一些科学家创造出跟人体内一模一样的微环境,去观察里面细胞的状态,观察得到的东西会更多。
这些杨平已经做得非常好,他完全可以复制跟人体一模一样的微环境,但还是没有得到想到的三维结构。
杨平自己开创一条研究思路,他用正常干细胞、畸胎瘤细胞和肿瘤细胞做出三个实验模型。
在人体内,正常干细胞是完全具备空间搭建能力的,所以一颗受精卵可发育出一个完整的人体。
而畸胎瘤具备部分空间搭建能力,比如可以在畸胎瘤里形成头发、骨骼或者皮肤、神经组织之类的残缺不缺的组织。
而肿瘤细胞可以说完全不具备空间搭建能力,它只能朝四周往球状或适应外部空间环境的形态发展,这本身是一种毫无目的,没有空间搭建能力的生长方式。
三者进行比较研究,说不定能发现一些奥秘。
巨大的系统实验室里,无数灵活的机械手,帮助完成各种体力工作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