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来这家公司只是杨平庞大的科研计划中的一部分,所以,里高扬可以断定,这家公司很可能是杨平整个科研计划最重要的一环。
“我们太小看这个中国医生,我们面对是一个体系,而不是一个人。”里高扬眯着眼睛说。
坐在对面的罗尔夫很是惭愧:“这是我情报的重大失误,我把事情想得太简单。”
里高扬看着桌面一堆又一堆厚厚的情报资料,不仅陷入思索。
看来引进杨平是不可能的,因为他有自己独立完善的科研系统,他根本不需要投靠到BG公司的名下,而且他对美国没有兴趣不是随便说的,这是真实的。
既然他对美国和BG公司什么都不图,他为什么要来美国?
这个道理很简单,换位思考,就像里高扬自己,如果有家中国公司开出很高的年薪请他去中国工作,他对中国没有兴趣,对中国的生活也很不习惯,自己在美国还是公司的股东,收入远远高于所谓的年薪,那自己为什么去中国?
如果不能引进杨平,那只能走另一条路:窃取他的所有科研成果,然后狠狠打压他和他的团队。
要打压,就必须较量,而且这种较量,将是一个体系与另一个体系的较量,不是个人的较量。
可是情报过于庞大与复杂,目前能够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,这些情报背后的关联,里高杨目前还不能够完全弄清楚。
比如杨平背后有一个独立的科研基金,这个庞大的基金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:为杨平的科研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