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髌上囊开始,关节内每一个区域都不会遗漏,严格按照顺序,一个接一个,镜子每一次移动,都恰好在缝隙中,不会对软骨造成磨损,而且一次移动到目标区域的最佳位置,以获得最好的视野。
杨平自己一只手拿镜头,一只握住病人的小腿,不断调节姿势,双手配合无懈可击。
观察不同的位置,需要肢体的姿势也不同,比如髌上囊需要伸直位,而内侧关节间隙需要屈膝20-40度,外展外旋,外侧关节间隙需要摆出4字位。
每一次移动镜头和变换肢体姿势几乎同时进行,绝对不会因为肢体变化造成移动中的关节镜挤压、别挡或者摩擦,一切非常流畅,如鱼在水草中灵巧地穿梭,不会碰到一根水草。
“姚医生、贺医生,开始编制肌腱!”苏南晨指挥。
没有他的指挥,再多人也起不了作用,这几个人,尤其两个护士,好像还没有意识到节奏越来越快了。
“你准备下一步胫骨隧道的导针和电钻!你们要报数肌腱的尺寸了!”苏南晨吩咐护士和医生。
要不是苏南晨提醒,大家真反应不过来。
“胫骨隧道,电钻导针!”
这边还在电动刨刀和等离子刀交替清理髁间窝,杨平就提前通知她们,防止浪费时间。
话刚落音,髁间窝已经清理完,电钻导针却没有倒手,因为有几个人配台,杨平完全没有照顾对方的节奏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