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了4月份,田地里的菜多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村里家家户户,自留地也都盖起了大棚,里面种了一些蔬菜,长势都还不错,都是平常时候常见的菜,但因为是在大棚里生长的,会比其他应季的菜提前上市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菜陈浩在收,给的价格比去集上要划算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天,陈浩回村,凌晨又偷偷的进了村子后面的山林,采了些新鲜的木耳,然后带到县里的饭店。

        春秋两季,适合山珍生长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交代陈东升,“这些木耳配着肉丝炒,多放肉丝,少放木耳,定价3块钱一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一斤肉才7毛钱,但是一斤新鲜的木耳能卖到10块钱。

        开了饭店,就没必要偷偷将木耳拿去摆摊卖,在店里炒成菜更合适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要分出去40%的利润,但因为菜价本身就不低,实际陈浩并没有损失,还节省了时间和心力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么贵,有人会要吗?这东西不值钱吧?”陈东升很诧异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怎么不值钱?这东西值钱的很,寻常时候就是想吃,还吃不到。”徐建新走了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