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此举万万不可!皇后娘娘乃国母,身份尊贵,岂能因唐使一言便轻易动摇?况且娘娘十年来于我国功勋卓著,若就此离去,岂非令天下忠臣义士寒心?”一个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,是宰相拓跋宏。他显然是在与同僚商议,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高昂。
“拓跋相国所言固然有理,但娘娘毕竟出身大唐,与唐帝有十年之约在先。若强留,恐伤两国和气,予周边虎视之国以可乘之机啊。”另一个较为沉稳的声音提出异议,听起来像是户部尚书宇文护,“且唐帝许以‘国后夫人’之尊,位同副后,此等荣宠,亦难轻拒。还需从长计议,权衡利弊。”
“利弊?宇文大人只看到利弊,可曾看到娘娘之心?”一个清朗激昂的声音加入,是年轻的兵部侍郎慕容锋,他素来对毛草灵敬佩有加,“娘娘之心,早已系于我国!这些年,娘娘推行的新政,哪一项不是利国利民?娘娘待陛下之心,待百姓之心,天地可鉴!岂是区区一个封号可以动摇?我等身为臣子,当思如何为君分忧,挽留娘娘,而非在此计较什么利害得失!”
“慕容侍郎年轻气盛,下官理解。然则国事非儿戏,感情用事恐误大局……”
“何为大局?留住能安邦定国、福泽万民的皇后,便是最大的大局!”
争论声不绝于耳,清晰地透过书架传来。毛草灵站在原地,进退维谷。她没想到,前朝的臣子们已然知晓此事,并且为此争论不休。支持者与忧虑者,皆有其立场。这让她更加清晰地认识到,她的抉择,早已超出了个人范畴,成为牵动两国邦交、影响乞儿国朝局稳定的大事。
她悄然退出藏书阁,心中那片迷雾似乎散去了一些,但露出的却是更加错综复杂的路径,每一条都关联着无数人的期待与命运。
回到凤仪宫时,已是黄昏。夕阳的余晖将宫殿的琉璃瓦染成一片瑰丽的金红,却无法驱散毛草灵心头的阴霾。
贴身大宫女云裳迎了上来,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忧色,小心翼翼地为她卸下钗环,换上常服。
“娘娘,您出去走了这一圈,脸色似乎更不好了。”云裳轻声说道,递上一杯温热的参茶,“可是为了……大唐使者之事?”
毛草灵接过茶杯,暖意透过瓷壁传来,却暖不了她冰凉的手指。她叹了口气,没有否认:“云裳,你跟了本宫这么多年,你说,本宫该如何抉择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