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后来桃花源记的真迹,也就是赝鼎剑,落入了崔浩手中,他直接将这一口赝鼎剑拆分为了三百二十尊赝鼎,赝鼎会根据数目,分散赝鼎剑之威,对执剑人的要求更低了,甚至只要会剑诀就行,远没有真正执剑人那么苛刻……当年,这些赝鼎被散布在三百二十座佛寺中,守护着你祖上大魏的国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所以先生当年在长安一座座佛寺绘画,就是将赝鼎收集,重新归源为一口威力最大的赝鼎剑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没错。老夫第一次发现赝鼎剑,正是在草堂寺的一副破旧壁画中,谁能想到,崔浩竟能把赝鼎剑藏在其中,当年北魏太武宗灭佛后,崔浩建议留下三百二十座佛寺,原来是如此心思,大魏本就信佛,即使灭佛,也无法彻底根绝,还不如大魏自己建造佛寺,用境内佛徒的浩荡香火气,来供养这座新的桃源剑阵,读书人做事就是实用,真狠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吴道子颔首,有些感慨:

        “但是能这么玩的,非举国之力不可,就算让隐世上宗来都不行,儒释道三家倒是可以举门之力试试,而咱们没有举国之力,于是老夫收集了三百二十座佛寺壁画中隐藏的赝鼎,重新制成了此画,就是现在这副桃花源图,重归一口纯粹的赝鼎剑,也是山上的第一口赝鼎剑,算是重见天日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老人笑眯眯说:

        “见它,如见【寒士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元怀民问:“【寒士】再也找不到了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吴道子点点头,又摇摇头:

        “至少老夫没寻到,陶渊明留了一手,但是老夫始终觉得,【寒士】的线索就是藏在这赝鼎剑之中,可能需要【寒士】的气盛之人才行,至少到目前为止,老夫没有遇到这样的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