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如自古以来,君权与相权,是相互制衡,此消彼长,是一个道理。
        但也不可否认,这儒道修行,的确是非常神奇,玄妙。
        其实有些类似于那昭如令的武道修行,以道为主,而非以武为主。
        儒道,儒道,修的是儒之大道,以此践行大道,所谓的武学,境界,只是在抵达大道路上的沿途风景而已。
        举个例子,儒道修士,往往有三年不飞,一飞冲天,三年不鸣,一鸣惊人的存在。
        他们往往不注重武道的修行,而在儒学上下功夫,或是通过实践,来践行自己的理念,修行。
        一旦底蕴充足,完满自身,随时可以一飞冲天。
        再比如,一些大儒,论境界,可能是宗师,大宗师,但战力,却无比孱弱,可能比不上一些真正在死亡当中厮杀历练出来的强者。
        但,这只是他们不曾主修斗战之法,如果愿意,他们当然也可以有强大的战斗能力。
        只是如此一来,就有本末倒置,颠倒主次的嫌疑。
        所以,自古以来也有所谓的文人孱弱之说。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