裴恕之放下茶碗,双目如寒露流波,“这卢小娘子不会坏事吧。”西北大商贾家的千金,想来多半是骄纵活泛。若是无人管束,不知会否生事。
中年文士摸摸胡子:“我看那小娘子还算老实听话。少相若不放心,不如叫她也病一场,明日走不了?”
裴恕之捏捏眉心,“算了,离天亮还有一个多时辰,此时先别动。看几日,若那小娘子易生事端,再出手不迟。”
连日奔波马上又要启程,中年文士赶紧叫人准备热水木桶,让裴恕之洗漱更衣。
他看裴恕之颀长的身躯在屏风后有点施展不开,颇觉歉意:“此地简陋,委屈少相了,连个服侍的婢女都没有。”
屏风后传来裴恕之的笑声,“这有什么,倒是委屈宋夫子替我捧衣执巾了。”
中年文士姓宋,他怀抱着一叠簇新衣袍,笨拙的一件件挂到屏风上,边说道:“老夫观少相虽有疲色,但神光明朗,看来这趟是圆满了。”
屏风后的水声停了一下,裴恕之道:“称不上圆满,不过解了我多年前的一个疑惑。”
老宋跟随裴恕之多年,自是清楚前后因果,于是感慨道:“唉,早些年《举告令》只在东都及周围一带推行,谁知人心趋利,于是泛及愈广,如今都把手伸到西北边地来了。不知此等恶令之下,多少家破人亡,多少冤魂无助,”
木桶中热气氤氲,裴恕之凤目微阖,双臂展开搭在桶沿上:“在先生看来,这是血流成河的恶事;于是那群酷吏,却是升官发财的青云之路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