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娘,你肯定想不到,这一伙贼子竟和去年震惊朝野的‘松花砚王案’有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松花砚王案涉及皇亲,黄老孺人自然是有所耳闻。

        去年十月,阆津县陈墨山远赴上京,遍体鳞伤地敲响登闻鼓,状告寿亲王强夺贡品,蔑视天威。

        起因为寿亲王年初“奉差出使”嘉陵府期间,府僚秦烈看上了陈墨山新制的一方“砚王”,欲献给寿亲王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墨山自然不从。

        阆津县的松花砚以质地温润发墨快成名,在前朝时便是文人雅士青睐的文房用品。阖县共设15家墨房,数千砚匠以此为生计,在本朝却逐渐落寞,被青州红丝砚、歙州龙尾砚、端溪紫砚等抢去风头,但每一年也有向宫廷进贡“松花砚”一千方的特许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津墨堂”是阆津县最好的制砚工坊,陈墨山是工坊里最好的砚匠,他偶得一块江中奇石,经过足足三年的打磨,造就一方传世砚王。

        此砚一成,他不假他人之手,将其列入进贡品名单中,欲一举打响“松花砚”的名号,重现祖辈的辉煌。

        贡品已经封箱,秦烈却并不罢休。他让陈墨山用别的砚台替换砚王,再偷偷把砚王送出来。这是欺君之罪,陈墨山断然拒绝。

        秦烈便派人夺其儿女,胁迫陈墨山。

        那方砚台黄道运亲眼看过,当得起一句“此砚一出,天下砚台皆失墨色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