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便是世家的骄傲,也是他们的底气。
崔家大哥也在修文馆中,好生的做着一个九品校书郎,如此清贵人家,偏生得崔家二郎却是另辟蹊径,弃文从武,当时沦为整个长安的笑话,迄今仍不为人所认同。
结果次子崔文渊,在与秦王麾下攻取东都战役的紧要关头,又回了长安,再不提自己的长枪,反而做了个纨絝子弟,在长安纵马斗狠,简直叛若两人。
对长安大大小小的人家都有所了解,除了是他们世家有心外,再有则是因为这崔家,与王家世代有姻亲关系存在,两族的子弟也是打小便交好。
他与崔二郎崔文渊也是自幼一起念学堂的,平日里逢重yAn节之流,还聚一起登高赏酒品酒论时事。才对崔家如数家珍,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,他们此行要寻的人就在崔家。
还有另一个想法,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测。
崔家那个特立独行的人,崔文渊。
如果崔家里头真有罪恶,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推开这扇大门。
道一很是坚定的摇头,就在这里头,进去一查便知。
王玄之还要再说,那崔家的门房已经认出他来了,“是王二郎君来了,小人立刻去通禀。”
一个门房唤的都是王家二郎君,而非是大理寺卿,可见世家有多麽的傲气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