领看中文 > 都市小说 > 春日简书 >
        东府的李大娘子道:“年轻力壮的男子,哪来什么暗疾。无非是满朝文武都忌惮他,据说他手段了得,谈笑间能算计死你。落进他手里,哪怕是只蚂蚁,他也能把你的腿撅成十截。长此以往人人都怕他,老丈人见了他,说话都打哆嗦,一提结亲,还不得狗摇铃铛一般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老太太听了直叹气,不是因为有五成可能会落在辽王身上,而是李大娘子的话让她脑仁疼。万一官家当真赐婚,到时候西府主君岂不是也要上演一出狗摇铃铛?说话瞧着脚尖,早晚要招是非,她从李大娘子刚进门那时就多番提醒,可直到今天也还是如此,半点没有长进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大娘子为了佐证自己说得对,还得拉上谈临川,“三哥儿,你说是不是?”

        谈临川能怎么办呢,这是在内宅,倒也不必像在外面时那么谨慎,低头道:“终归是因制勘院的拖累。早前只有发生大案,官家才委派制使侦办,如今制勘院常设,是为了震慑汴京和外埠的所有官员。就如谏诤的御史一样,不是盯上你就是盯上他,名声哪里好得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所以我说,非要结亲的话,还不如跟了君引更稳妥。”李大娘子偏身对朱大娘子道,“趁着官家还没发旨意,和君引通个气,见势不妙,先把名头占住也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大娘子迟疑着,转头看了老太太一眼。老太太没有说话,见自然还萎靡,招了招手说来,“别直撅撅站在那里,你又没有做错什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方才坐到老太太身旁,嗫嚅道:“那道题要么不答,一旦答起来,三言两语说不完。是我贪多贪足了,要是少说两点,兴许就没这个事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老太太说不,“咱们家孩子,不论男女,眼光都得放长远。女子不能只知道柴米油盐,更要懂得百姓疾苦,治世之道。题既然开始解答了,就没有解个半吊子,惹人笑话的道理。人的运术天注定,上天要你走这一步,那就索性坦然些吧。”言罢又揶揄,“看来平日小瞧你了,以为你就知道吃,还想着太子太傅若是考你茉莉霜糖怎么做,你定能拿个甲等。谁知他竟出了这么刁钻的题,问你怎么治国……唉!”

        这题出得邪门,可见太子太傅来前身负重任,大有可能是发了急,随手一逮,正好逮住了这条咬钩的呆鱼。

        老太太是谈家上下的主心骨,只要老太太不焦急,问题就不大。谈临川没耽搁,又回宗族宴上去了,东府和北府的大娘子略坐了会儿,也都告辞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等人走完,朱大娘子方问老太太:“母亲,我去见见君引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