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子同在军中,那是将军的打法。但对于统帅而言,做“替身”的儿子只能有一个。

        南衙和河间王府情况特殊,吴越必须随军,亲自见证这一场战争。

        范成达和杜松也不可能留守后方,深入草原作战,底下诸将的本事还不足以信赖,只能他们亲自上场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此一来,南衙方面留不下有足够分量的人物制衡并州本土势力,就只能尽量削弱对方的实力。

        白家是并州本地大族,偏偏白隽这一支远离故土几十年,也可以算是新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种种制衡之下,白家重新掌握并州大营,南衙四卫却是孤军深入。为了安全起见,不被后方抛弃,就只能造成并州白家同为孤军之像。

        父子同在后方,对前方的舍弃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子不救父是为不孝,父不救子是为不慈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道理,吴越很快就想明白了。征询众人的意见,“梁国公与其世子,谁走谁留?”

        压根没考虑过白湛,你说前线不安全,留在后方好,他还不乐意呢。

        范成达和杜松异口同声,“梁国公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