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明月摇头道:“万福鸿一期的铺子快上梁了,马上要开始招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木材、砖料都买现成的,工人无限量地招,为防中暑,黑豆汤每日供应……祝明月大把银钱洒出去,当然得见到成效。

        最重要的是,祝明月:“王才里的红薯快收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是最紧要小心的事,一失足成千古恨。

        白秀然意味深长道:“有什么需要,说话便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才里的红薯过了明路,白家手里的种子才算“洗白”。

        祝明月点头道:“嗯。”真到用时,不会吝惜人脉。

        白家珍藏的美酒以最快的速度运来徐家,关于白隽“向道”的风也吹进了不少人耳朵里。

        莫良弼和白隽的父亲是一辈人,但人走的太早,白家这些年一直是白隽在支撑,看得久了,差点忘了他还有个爹,以及更不知名的叔父。

        作为朝堂上混日子的老人,旁人打听到莫良弼耳边。

        莫良弼一头雾水,“白家的旧事,我哪儿知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