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方队伍混在一起,具体是哪边进行的采买大家也不知道,所以有疑问的人并不多。只是那包子褶子总捏着十八道弯,芝麻馅永远七分甜三分香,难免不会有人议论。
一天中午在一个坡顶休息,景义、春桃、红粉、小蛮刚好坐一起,几人就聊开了:“清风他们本事可真大,天天都能买到一样的包子馒头,甚至调的馅料都是一样的。”
景义掰开手里的豆沙包,暗红的馅料里居然连蜜渍陈皮丝的数量都分毫不差。
“可不是,如果不是这样热的天气,我都怀疑是从我们青山庄的厨房里打包出来的。”春桃用银簪尖挑着包子皮,突然压低声音:“你们看这面皮,庄里刘厨子揉面时爱加蛋清,这光泽......”
“可想想也不对呀!不会是哪个大掌柜每个县都开了分铺吧!馅料味道一样,大小一样,连那包的褶子我数过两次也几乎都是一样。”
小蛮突然把半个包子按在桌上,面皮上立刻显出竹篾蒸笼的纹路——横七竖九的细痕,与三日前在玉山县吃的一模一样。
这话马上引起大家的共鸣,都认为小蛮聪明,同一个店家的包子馒头差不多就不奇怪了。
春桃甚至想起出发前庄里蒸的送行包子,当时她偷偷在自己包的包子底掐了月牙印,如今竟在手里的包子上见到了相似的痕迹。也觉得可能真的是这么回事,也许某个做包子的厨子也有她一样的恶趣味,也不一定。
说的人多了,后来也有相同的话传到景春熙和胥子泽耳中。
景春熙这种事做惯了倒也坦然,觉得该干嘛干嘛,反正她的秘密也没人发现得了。胥子泽却沉不住气了,茶杯放下手都重了一些,震得盘中蜜饯跳了跳:“明日开始,全部从客栈或者出外面铺子去买吃的,我让清风和绿影去办,熙儿万不可再从外面掏吃食了,晚餐也不行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